北京怡華科技有限公司專業提供IT外包、弱電布線、系統集成、 人防行業軟件、物聯網管理系統!
熱線電話: 010-67399093 簽約客戶報修平臺
北京IT外包
來源:www.nb-chengda.com 發布時間:2024年08月16日
“外包(Outsource)”絕 對不是最近才有的新玩意,但不可否認的是,近年來各“大”企業為了降低營運成本,將越來越多的業務都給“外包”了。外包的項目之多,簡直是令人眼花撩亂,從產品制造、營銷企劃到客服中心、辦公室清掃…多到讓人覺得這些公司是不是已經成為一個空殼公司。究竟IT外包是什么?
IT雖已成為現代企業維持營運的必備品,但無奈的是,多數的企業高層始終將IT單位視作“花錢”部門。比起會幫公司賺錢的業務或研發部門,IT部門雖不至于像孤兒般的爹爹不疼,姥姥不愛,但也絕 對不是公司里可以呼風喚雨的一個部門。這也是為什么當老板們在討論可將哪一部門的工作外包出去時,多會直接聯想到IT部門。我們不去討論 IT為何會淪落至此,回頭來看,究竟IT外包可以幫企業節省多少成本呢?
這樣說吧,若企業考慮到外包廠商也得有利潤后便會發現:IT外包雖可幫企業省下賬面上的營運成本、但也可能導致IT營運質量低落,進而衍生出其它營運支出。舉例來說,某企業原先得花100萬元維運IT,外包雖有助于其降低10到20%的(賬面)費用--企業可以85萬外包既有的IT業務,但扣掉外包廠商也得有的15%利潤后會發現,IT外包廠商是以約70萬的成本執行企業外包的IT業務。這個數字與企業自己花100萬維運的成本有30%的差距,在這樣的狀況下,有多大的機率可以維持原來的運作質量?
一分錢一分貨。這不是絕 對的,但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,在IT產業,不論是產品或服務,價格與質量絕 對存在正相關的關系。這也是數據庫管理人員(DBA)與系統架構師(SA)等負責維持企業核心業務的IT人員皆有其市場行情的原因。
是的,企業需要什么樣等級的人才,就必須付出相符的成本。那剛剛講到的30萬差距要從何彌補?肯定是由其它無形的成本來墊支……
實際的經驗
筆者之前服務的公司也很贊同透過IT外包節省營運成本,于是,公司將全球的IT客服中心外包給印度公司:當員工有任何的IT使用問題時,必須向印度的外包公司開一個Case。但因該印度公司是以結案數目作為計價標準,因此,常會發生外包公司不擇手段、只想盡快結束Case收取費用的現象。更甚者,印度公司之所以跟員工互通電子郵件與電話,不是為了解決原本報修的問題,而是在討價還價是否可以趕快結案。
其次,由于筆者之前服務的公司在臺灣并沒有聘雇專職的IT人員,因此,像設備損壞這類的問題,由于上述的外包客服中心的人沒辦法看到狀況,因此,多半無法實時解決或更換設備,更甚者,還會反要求報修的使用者協助測試設備、判斷問題。
久而久之,舉凡是公用設備的損壞,只要不是急著用的,就不會有人去報修了,因為報修也只是增加自己的負擔罷了。令人感到啼笑皆非的是,沒人報修雖意味著(公用)IT設備的妥善率不斷下降,但因這些數據多半不會在賬面上看到,因此,企業往往會忽略該隱藏成本。
外包廠商對企業的忠誠度與責任感可能不如預期高
或許有讀者會想:對規模不大的公司來說,花錢養一個要價不蜚的IT人員管理為數不多的數據庫或主機系統,好像不大劃算,相反的,若是外包廠商承接的案子夠多、有一定的經濟規模,那企業有機會以較優惠的價格享受到高服務質量。但事實是,外包廠商與企業只有契約關系,廠商只要按照原本訂定的合約內容執行工作即可,不需要有責任感,也不用有忠誠度。
也因如此,對外包廠商來說,企業的核心業務無法運作時,只是“客戶”的系統無法運作,不大可能立即影響到自己的生計,因此,其解決問題的態度與主動性,多不如企業自己培訓的IT人員。
先分類,便知道該外包那些
總的來說,曾嘗試過IT外包的企業會發現,外包的好處可能不若企業預期,但這也不代表外包之于企業毫無幫助;是的,企業還是可以透過將部份IT服務內容外包出去等方式降低營運支出,但前提是,選對了外包項目。
建議企業在評估該外包那些IT工作時,先分類、并審慎評估外包后可能產生的影響,與成本減少的對應關系。有點得特別強調:成本的估算應以非常時期(有故障發生或關鍵性作業無法運作)為主,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看出IT外包對企業營運的真實影響。
低階IT人員(業務)才適合外包。外包的可行性與IT人員的階層(編按:這指IT業務的復雜度)呈負相關;低階IT人員的工作比較有可能外包,至于高階IT人員的工作,則比較不適合外包。理由在于,企業確實可透過外包降低行政管理與教育訓練等營運成本;但若加上剛剛提到的無形成本,那就未必有節省到了…
那,企業雖可透過外包降低聘雇低階IT人員的費用,但該如何解決高階IT人員不足等窘境?
穩扎穩打的培育IT人員了解各種IT業務。
我們常可看到企業IT人員有著極強的本位主義,例如DBA只管數據怎么放置、不去考慮數據放置對存取效能的影響。但這樣是不對的,畢竟,對企業來說,僅熟稔某一種IT技術的員工對公司的貢獻度并不大。我的建議是,讓IT人員盡可能的去熟悉不同領域的技術,因為,這不僅有助于企業全盤掌握企業IT環境、避免本位主義的發
IT雖已成為現代企業維持營運的必備品,但無奈的是,多數的企業高層始終將IT單位視作“花錢”部門。比起會幫公司賺錢的業務或研發部門,IT部門雖不至于像孤兒般的爹爹不疼,姥姥不愛,但也絕 對不是公司里可以呼風喚雨的一個部門。這也是為什么當老板們在討論可將哪一部門的工作外包出去時,多會直接聯想到IT部門。我們不去討論 IT為何會淪落至此,回頭來看,究竟IT外包可以幫企業節省多少成本呢?
這樣說吧,若企業考慮到外包廠商也得有利潤后便會發現:IT外包雖可幫企業省下賬面上的營運成本、但也可能導致IT營運質量低落,進而衍生出其它營運支出。舉例來說,某企業原先得花100萬元維運IT,外包雖有助于其降低10到20%的(賬面)費用--企業可以85萬外包既有的IT業務,但扣掉外包廠商也得有的15%利潤后會發現,IT外包廠商是以約70萬的成本執行企業外包的IT業務。這個數字與企業自己花100萬維運的成本有30%的差距,在這樣的狀況下,有多大的機率可以維持原來的運作質量?
一分錢一分貨。這不是絕 對的,但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,在IT產業,不論是產品或服務,價格與質量絕 對存在正相關的關系。這也是數據庫管理人員(DBA)與系統架構師(SA)等負責維持企業核心業務的IT人員皆有其市場行情的原因。
是的,企業需要什么樣等級的人才,就必須付出相符的成本。那剛剛講到的30萬差距要從何彌補?肯定是由其它無形的成本來墊支……
實際的經驗
筆者之前服務的公司也很贊同透過IT外包節省營運成本,于是,公司將全球的IT客服中心外包給印度公司:當員工有任何的IT使用問題時,必須向印度的外包公司開一個Case。但因該印度公司是以結案數目作為計價標準,因此,常會發生外包公司不擇手段、只想盡快結束Case收取費用的現象。更甚者,印度公司之所以跟員工互通電子郵件與電話,不是為了解決原本報修的問題,而是在討價還價是否可以趕快結案。
其次,由于筆者之前服務的公司在臺灣并沒有聘雇專職的IT人員,因此,像設備損壞這類的問題,由于上述的外包客服中心的人沒辦法看到狀況,因此,多半無法實時解決或更換設備,更甚者,還會反要求報修的使用者協助測試設備、判斷問題。
久而久之,舉凡是公用設備的損壞,只要不是急著用的,就不會有人去報修了,因為報修也只是增加自己的負擔罷了。令人感到啼笑皆非的是,沒人報修雖意味著(公用)IT設備的妥善率不斷下降,但因這些數據多半不會在賬面上看到,因此,企業往往會忽略該隱藏成本。
外包廠商對企業的忠誠度與責任感可能不如預期高
或許有讀者會想:對規模不大的公司來說,花錢養一個要價不蜚的IT人員管理為數不多的數據庫或主機系統,好像不大劃算,相反的,若是外包廠商承接的案子夠多、有一定的經濟規模,那企業有機會以較優惠的價格享受到高服務質量。但事實是,外包廠商與企業只有契約關系,廠商只要按照原本訂定的合約內容執行工作即可,不需要有責任感,也不用有忠誠度。
也因如此,對外包廠商來說,企業的核心業務無法運作時,只是“客戶”的系統無法運作,不大可能立即影響到自己的生計,因此,其解決問題的態度與主動性,多不如企業自己培訓的IT人員。
先分類,便知道該外包那些
總的來說,曾嘗試過IT外包的企業會發現,外包的好處可能不若企業預期,但這也不代表外包之于企業毫無幫助;是的,企業還是可以透過將部份IT服務內容外包出去等方式降低營運支出,但前提是,選對了外包項目。
建議企業在評估該外包那些IT工作時,先分類、并審慎評估外包后可能產生的影響,與成本減少的對應關系。有點得特別強調:成本的估算應以非常時期(有故障發生或關鍵性作業無法運作)為主,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看出IT外包對企業營運的真實影響。
低階IT人員(業務)才適合外包。外包的可行性與IT人員的階層(編按:這指IT業務的復雜度)呈負相關;低階IT人員的工作比較有可能外包,至于高階IT人員的工作,則比較不適合外包。理由在于,企業確實可透過外包降低行政管理與教育訓練等營運成本;但若加上剛剛提到的無形成本,那就未必有節省到了…
那,企業雖可透過外包降低聘雇低階IT人員的費用,但該如何解決高階IT人員不足等窘境?
穩扎穩打的培育IT人員了解各種IT業務。
我們常可看到企業IT人員有著極強的本位主義,例如DBA只管數據怎么放置、不去考慮數據放置對存取效能的影響。但這樣是不對的,畢竟,對企業來說,僅熟稔某一種IT技術的員工對公司的貢獻度并不大。我的建議是,讓IT人員盡可能的去熟悉不同領域的技術,因為,這不僅有助于企業全盤掌握企業IT環境、避免本位主義的發
上一條:
北京IT外包·
下一條:
公司數據安全保障方案·
相關文章
- 管理者如何對IT外包的合理應用·2024年08月01日
- 管理者如何對IT外包的合理應用2024年08月01日
- IT外包公司·2024年07月23日
- IT外包公司2024年07月23日
- IT外包智能運維·2024年07月21日